阅读的力量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带你春日品三国

提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必是绕不过的话题之一。1952年8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并逐渐成长为中国美术出版的中坚力量,为新中国美术史上连环画、年画、宣传画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尤以连环画最为突出,涌现出赵宏本、程十发、顾炳鑫、贺友直、刘旦宅、钱笑呆、陈光镒、颜梅华、韩和平、丁斌曾、汪观清、韩敏、罗盘等众多绘画名家,号称“一百零八将”。日前改造完成的“一百零八上苑”(韩敏题),即取致敬前辈之意。

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近万种连环画中,有一套至今为读者所津津乐道,这便是 《三国演义》连环画了。这套规模宏大的经典作品,从1957年到1961年,经过4年时间,最终创作出版完成。这部巨作也因人物生动、线条流畅、对比鲜明,画面有着突出的亲和力,是以成为古典题材连环画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

在以后半个世纪的出版过程中,这部巨著不断调整,大部分分册都有增加和省并,甚至有的被全部删除或者重绘,以致于形成了若干不同的版本,构成了《三国演义》连环画出版史上的奇观。今天,请跟随小编一起,慢慢品味这部经典的故事。

1957年9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虎牢关》《小霸王孙策》《战宛城》三书,由此拉开了《三国演义》连环画出版的序幕。

由于编绘人员众多,这套连环画的出版并没有按照各分册的顺序,而是根据实际的编绘进度,先完成的先出。

到1961年6月,计划中的《三国演义》连环画全套出齐,一共60册。每一分册都突出一个中心故事,如“桃园结义”“千里走单骑”等,全套书分则可以独立成册,合则可看到原著全貌。

在创作本套书之前,编创人员作了充分的案头准备,他们不仅精心研究有关汉代服饰、兵器的典籍和史料,而且亲赴博物馆考察相关实物。从编辑提纲的讨论,到每册分工作画,都是尽心尽力互助合作,这在连环画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

为了让各分册的人物尽量统一,由刘锡永、徐正平、陈光镒、凌涛、卢汶5人预先为魏、蜀、吴三方重要人物设计了多达115个人物绣像。

据编文杨兆麟回忆,整部书的创作,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所花工夫最多。参加编绘的作者们反复阅读原著,并参考戏剧的脸谱,例如关羽,以“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为其特征。为了周瑜要不要画上胡子还引起了一场讨论。讨论的结果,多数人认为现在画的是演义小说,可以不必考据正史,人物塑造应该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戏剧形象为基础,因此决定不给周瑜画胡子。但是演义毕竟是有历史性的,在环境、服饰、礼义等方面,应该尽量遵循历史事实。这一条甚至成了日后上美画家绘制演义小说连环画的准则。

关羽绣像

周瑜等绣像

《三国演义》的封面采用深蓝色为底色,封面画则汇聚了一些国画大师的作品,比如程十发、刘旦宅、刘锡永等。

《捉放曹》封面  程十发绘画

《董卓进京》封面  刘旦宅绘画

《长坂坡》封面  刘锡永绘画

国画大师贺天健先生应邀题写书名,著名篆刻家都冰如则为本书篆刻了形状不一、字体各异的序号印章。

贺天健书写的书名

都冰如篆刻的60个印章

每个印章形态各异

整套书的封面将书、画、印完美结合,对日后连环画套书的制作起了极大的示范作用。

《三国演义》连环画推出后,虽然一时洛阳纸贵,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全书编排与原著的时间顺序尚不统一;个别分册的画风与全书不协调,绘画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针对这些不足,出版社着手进行调整。

1961年11月,出版了《火烧新野》重绘本。

1962年12月,新增的《李郭交兵》出版。

1963年1—6月,修订本60册陆续出齐。

1961年9月,又出版了《空城计》重绘本。调整后的《三国演义》变化较大,增加和删除各3册,更名2册,重绘2册,重绘封面8册,重写书名15册,增加和省并内页若干。

封面重绘例图(左为初版,右为1963年版)

“文革”开始后,连环画出版一度处于停滞状态,传统古装题材的连环画,更是被当作封建糟粕打入冷宫。

1978年后,文化事业逐渐恢复。1979年,《三国演义》连环画恢复再版。

再版的《三国演义》删除了原60册中的12册,改为48册一套,并重绘了《战长沙》一册。开本也由原先的60开变为64开。内页画幅因为要适应版面尺寸,所有图幅都有裁切。

48册《三国演义》书影

《桃园结义》内图裁切示例图(第一幅为初版图)

《董卓进京》内图裁切示例图(第一幅为初版图)

《桃园结义》封面裁切示例图(第三幅为初版图)

48册版的《三国演义》行销多年,其中出过几种版本形式,比如1983年的盒装版。

由于读者一直呼吁恢复所删书目,出版社遂于1987年12月单独出版了64开增补本12册,由1963年再版时删除的《截江夺阿斗》一册和1979年删除的《捉放曹》等11册组成。

整套书以塑料袋套装形式发行。增补本每册幅数几乎都有变动,或增或减。封面的序号印章也全部重新作了设计。

12册《三国演义》增补本书影

1989年,出版社首次将48册版和12册增补版合二为一,出版了32开合订本。

合订本分上中下三册,每页上下两幅排列。分精、平装两种。1993年,又将3册分为5册,出版了精装本。护封彩图由戴敦邦所绘,每册2幅,分置于封面和封底。内页则增加了卢汶绘制的73个人物绣像。

这套精装本由于印制清晰,装帧精致,加之有戴敦邦绘制的封面画,受到收藏者的喜爱。

1993年5册精装本封面及内页一览

新世纪以来,出版社进一步挖掘连环画这一独特资源,先后视对象的不同开发了不同类型的图书产品。2003年1月,出版《三国演义》收藏本。全书60册,50开平装,纸盒包装,内置三函,每函分装20册,另附1本人物绣像,共收录了37个主要人物。

收藏本《三国演义》书影

2004年,出版社针对大众市场,以收藏本为蓝本,制作出版了《三国演义》蓝函版(俗称 “蓝皮书”)。全书60册,平装,64开。

本套书在外包装上采取了中国古书的蓝布函装,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均更能体现中国传统书籍的氛围,故而受到大众读者的欢迎。

蓝函版是目前出版社最畅销的《三国演义》版本,至今仍保持每年4万套左右的销量,并且带动了一批以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为内容的“蓝皮书”连环画的热销。

蓝函版《三国演义》书影

2011年和2013年,16开英汉对照版《千里走单骑》《犯长安》《七擒孟获》相继出版,版本全部采用第一版《三国演义》。

这是新世纪出版的最有特色的单本《三国演义》连环画之一。

全书从封套到内页采用进口的艺术纸印刷,内页主体图幅作了相应放大,与长期以来流行的连环画版本相比,原作精美的特征更有张扬。

这三本连环画在书籍的形式和内容上都作了全面的创新,将传统内容和现代书体结合得十分成功,大大提升了连环画的品质,多次荣获全国性图书奖项。

英汉对照版封面

2013年,《三国演义》连环画输出法国。

考虑到法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成本、装帧等难题,由中方编辑预先在国内对内容进行了压缩调整。将原60册改编成了30册,但保留了应有的经典段落。

10月,法文版《三国演义》由法国FEI出版社出版发行,几乎所有的法国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该书的出版情况,法国新闻出版总署官员专程会见了中法双方出版社的负责人,并资助翻译费及宣传费2万欧元。

同时,该书还入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文化遗产奖。

法文版《三国演义》书影

《三国演义》连环画自出版以来,几十年间经过无数次调整,行销于市的版本已与初版(1957—1961年版)有了很大的不同,因而使得最初未经节删的初版尤显珍贵。

2010年,出版社制订了整理修订初版《三国演义》的计划。

这次修订对初版的遗缺图幅,进行了全面的修缮。恢复画面手写体对白形式,改变初版繁简字体混用现象,一律规范使用国家标准汉字;对在审读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显见的瑕疵和疏漏予以适当的纠正。

最后延请著名语言学家金文明先生对全书文字进行审读。

2014年11月,经过全新整理的新版《三国演义》出版发行。新版《三国演义》为60册,50开精装,纸盒包装,分置四函,另附1本人物绣像。

2014年《三国演义》全新整理本书影

2015年7月,又出版50开精装,收录了初版与1963年版相异的15册以及1979年《战长沙》重绘本。

至此,历时5年的《三国演义》修订整理工作画上完满句号。

近70年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齐连环画《三国演义》用了4年时间,70年后,修订连环画《三国演义》初版也用了四五年。

一部连环画,渗透了一一家品牌出版社的工匠精神和一群出版人的心血。如今,当读者们捧读这部连环画时,或许可以感受到60余年来,一代代连环画人持之以恒的认真与执着……

相关阅读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连环画》

《三国演义》(60册)

《红楼梦》(16册)

《水浒传》(40册)

《西游记》(20册)

编文:林林等

绘画:徐正平等

开本:64

出版日期:2016年3月

《中国成语故事(1-60)》

绘画:程十发、戴敦邦 等

开本:60开

《中国诗歌故事(1-30)》

绘画:徐恒瑜 等

开本:64开

来源:上美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