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是艺术家在特定的公共环境和空间所创作的大众艺术作品。具有特定的场所文化特质,并具有广泛的公共性、互动参与性和启发性。
01 the utility of public art
01 公共艺术的效用
社区公共艺术介入是指通过公共艺术的方式介入到空间激活和社区营造过程中,并由此生成一种社区的关系美学、行为美学和生活美学,具体表现为:
○空间和设施的艺术化,在实现功能的基础上,呈现人文关怀、趣味性、美学表现等特性,可以承载居民对美好居住环境的追求。
○在地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通过塑造所在社区的文化特色风貌,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逐渐发酵,最终可以营造出社区的温情和归属感。
○社区公共艺术活动,可以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载体,推动社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增强邻里互动交流和情感联系。
02 public art in the community
02 公共艺术在社区中的呈现
在上海社区微更新实践中,社区公共艺术的植入模式多样,创意盎然,主要形态有:艺术装饰类、功能设施类、艺术活动类、社区美术馆植入类等。
艺术装饰类
以社区主要出入口、围墙、广场、建筑屋顶等的装饰装点为主,主要形式是壁画(墙绘)、雕塑(浮雕)、建筑体表的装饰、装置照明等。这一形式比较经济、有效、直接,在人文环境渲染和艺术气氛烘托上起到很大作用,可根据地域特征和历史文化特征进行创作。
案例之一
静安区彭浦镇灵石路—汶水路
滨水空间主题墙绘
艺术团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彭越浦河滨水空间由彭越浦路、河道和绿化带三部分组成。2018年,样板段经过更新改造,已配置有高品质的绿化带,更换了滨水步道的铺地和栏杆,部分围墙种植了爬藤类绿植。但是,彭越浦河广中西路以北至灵石路段滨水带,围墙表面剥落残旧,是一处环境品质比较消极的公共通道,行走其间并不会很愉快,只想快速通过。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案例展作品之一,500米长的故事墙绘作品《上海畅想曲》点亮了这处空间。墙绘色彩以蓝、黑、白三色为主调,契合围墙内创意产业园区的主题,又以超现实、浪漫主义的手法营造了一个水乡大都市的市井生活故事。
▲改造前
▲改造后。作品《上海畅想曲》以一个带翅膀的小女孩形象为主角切入,画面随着她在不同角度的飞行轨迹为线索。内容创作分为四个版块:上海畅想、海上生活、天马行空、流域浮生。
▲以“水”为画面元素(浪、游鱼)贯穿全篇,勾勒出生活在海边的居民生活百态,既与彭浦亲水步道景观充分融合,又表达了在地居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寓意。
▲墙绘中巧妙地融合了多处宣传栏与座椅结合设计的装置,形式延续水元素,宣传内容可定期更换。
案例之二
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东昌路浦城路
街角公园艺术背景墙
墙绘团队:美国艺术家daas
空间设计:冶是建筑、格物景观
东昌路街角花园约350平方米,位于陆家嘴商务区与住宅区的交界处,曾是一片拆违后的闲置场地
作为2018年浦东新区“缤纷社区”项目,空间设计团队将街角空间改造成为一个能供周边居民和白领日常使用的休息处。与此同时,陆家嘴公益基金会发起的“为爱上色”艺术活动,邀请多名国内外艺术家(团队),在全市多处居民楼建筑立面进行墙绘创作,其中一处即选择此花园背景的一面围墙。美国艺术家daas在东昌路街角的建筑立面绘制了新作《晨日摘花》,表达热爱自然、回忆青春的感受,成为这片空间的标志性作品。作品墙绘和量身打造的休憩园地共同构成一个小小的街头美术馆。
▲改造前
▲墙绘《晨日摘花》,灵感来自年轻时无忧无虑的时光
▲改造后的街角空间与墙绘完美呼应
▲“为爱上色”其他作品:墙绘《献给童年的诗歌》vinie@上海杨浦区黄兴路2020弄小区。
▲“为爱上色”其他作品:墙绘《吹泡泡的男孩》rustam@民生路与沈家弄交叉口 沈家弄877弄14幢。
案例之三
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敬老邨
楼道、屋顶色彩疗愈
设计团队:张海翱、李迪、曹家昌
敬老邨(音念cun,与“村”同义)7号楼建于1948年。曾是国营新裕纺织厂的高级职工宿舍,房子南北一分为二,各家厨房卫生间集中在北侧,客厅卧室在南侧,中间是个3层高的窄条天井。老房子的常见问题它都有,比如阴暗潮湿、墙体剥落,杂物也随意堆放。
设计团队走访了大量居民,重新测绘现场环境,锁定阴暗狭长的天井和荒废闲置的露台,这两大公共问题,采用色彩装饰手段,给每层楼道规划了专属的“治愈色”,一楼是活力黄,二楼是沉静蓝,三楼是平和绿,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同时,根据各层实地情况,增添彩色家具、地面还做了彩色的导引标志。
▲改造前
▲改造后的屋顶花园
▲改造后的楼道空间
功能设施类
功能设施类公共艺术作品,主要是社区的一些街道家具,包括座椅、路灯、花池、指示标牌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功能型设施的艺术化。在社区整体设施规划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创意设计,让设施呈现人文关怀、趣味性、美学表现等特性,提升环境品质和社区氛围。
案例之四
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南码头路昌五小区
墙的意境
设计团队:梓耘斋建筑
昌五小区是工人新村,小区临街围墙老旧破损,围墙与建筑之间的长条形空间从社区内部空间看是尽端,稍不注意就成为藏污纳垢的场所,属于居民区围墙与建筑之间比较典型的边角地,居民希望将其改造成带有绿化观赏性的围墙。
更新方案以这次改造为契机,将围墙连同这块边角绿地打造为一处富有江南园林意境的社区公园。江南园林讲究借景、对景、框景,以及应四时晨昏的变化,移步换景。改造后的围墙采用空心砌块透绿,既借景又非传统借景,空心砌块随着日影移动打造的韵律光斑带有现代艺术的意味;围墙退后到社区内,给街边让出了一条可坐可游的廊道,进退之间,砌块两边的观望让这道围墙生动起来;素混凝土勾勒的月洞门,既框出了景深,又框出了禅意;短短400米,回廊曲折,着眼都是水泥、砌块等极现代简朴的材料,却有着江南园林一唱三叹的意境。
▲改造前
▲设计方案
▲改造后
案例之五
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敬老邨
光的艺术
设计团队:张海翱、李迪、曹家昌
人们上了年纪以后,视力逐步减弱,黄昏时候,楼梯、台阶、扶手,路上的障碍物就渐渐边界模糊了。所以老年人晚上不爱出门,不安全。
敬老邨的建筑照明满足老年人的视觉需求,不求多而求精,像艺术品一样精心打磨。比如,入户门区域,用灯光勾勒出楼梯、台阶、扶手、门头,边界清晰了,给人以确定感;楼道和天台暖黄色灯光,营造温暖的归家气氛。当一个空间充满了细节的关照,设计就上升到人文关怀的层面,这也是公共艺术所关心的目标。
案例之六
长宁区北新泾街道新泾三村乐馨亭广场
座椅的态度
设计团队:译地事务所
新泾三村的乐馨亭广场紧邻菜场,人流量很大。广场前期改造已完成凉亭和廊道改建,社区居民经常在此组织活动。在此基础上,居民希望能改善杂乱的停车现状。
为了强调广场作为休息、社交空间的特性,设计方案强化了座椅的形式感,以“连续的折纸“为概念,设计了一组“生活媒介带”。橙色的线条穿越广场,既可坐下玩一局棋牌,又可以欣赏其灵动的线条,这样美好的空间,无人愿意去破坏它,乱停车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改造前
▲改造后,这处角落成为居民喜爱的活动空间
艺术活动类
以公共艺术活动为主题的社区营造,居民不仅参与公共艺术创作,更是艺术表达的主体。形式包括使用手绘、影像、主题活动、社区艺术教育、表演等,与社区居民积极互动、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形式灵活、参与性强。
案例之七
青浦区盈浦街道
楼道艺术共创
设计团队:人人社区营造社
2018年,青浦区盈浦街道展开了楼道艺术微更新示范点创建工作。楼道美化的设计方案、内容创作以及环境布置都由营造社和居民共同协商和执行,使得这一项工作成为大家可共同经验的过程,为社区成员带去了新奇的体验。
11个楼组被赋予11种色彩和主题,色彩的选择尊重了每个楼组居民的喜好,所植入的主题例如儿童友好、乡村图景、青少年科普基地、党建引领、孝亲田园、议事客厅、田间课堂等也与每个楼组居民们的需求和资源紧密相关。
▲设计之初,居民共创
▲居民共同参与实施楼道改造更新
▲改造后,楼道空间成为温暖的一角
案例之八
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同济新村620号楼
楼道里的蒙德里安
设计团队: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
街道以深化“睦邻家园”建设内涵、提升居民居住生活环境为目标,将更多创新、创意引入邻里公共空间---楼道。在美化楼道公共环境的同时,加强社区自治文化,促进改善邻里公共关系。
作品之一的《蒙德里安620》,从楼道内零散又“存在感很强”的电表箱出发,电表箱的排布自有矩阵感,原有的结构特征在墙壁上演绎虚实结合的“蒙德里安”。将蒙德里安带入老旧小区,以轻介入的手法巧妙地解决了电表箱困扰的同时也为整座楼提升气质与格调。
▲改造前
▲改造后
社区美术馆植入类
社区营造的根本在于人。实体美术馆到社区里办分馆,通过艺术营造团队的介入,把空间改造、艺术创意、社区互动有机融合,为社区提供长效可持续的艺术植入。
案例之九
长宁区江苏路街道
粟上海·公共艺术和社区营造
愚园路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百年里弄、文人故居以独特的风貌散布在这条路上。愚园路宏业花园小区内,原上海医药职工大学的教学楼,由于校址搬迁,多年处于闲置状态。
“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由刘海粟美术馆发起,取刘海粟之“粟”与塑造之“塑”谐音,致力于将艺术植入上海的街巷里弄。改造后的社区美术馆,由泼墨廊道、台阶式书吧、装置彩带、观影互动区、可移动式书画展览、休闲洽谈区以及临展雕塑区等组成。美术馆团队还经常组织各类艺术活动,给社区居民走进艺术拉近距离。
▲改造前
▲社区美术馆活动
案例之十
闵行区江川路街道
粟上海·红园美术馆
位于江川路上的红园,有着悠久的历史。该园前身为上海汽轮机厂的专用绿地,后经改建,取名“小公园”,于1960年7月23号正式开放。因园内大量种植红枫、红叶李等红叶树种,秋景尤为绚丽夺目,1962年改名为“红园”。
园内一栋两层楼房建筑面积684平米,房屋原本出租开设了茶馆、花店、中介等门面。红园周边居民很多都是大厂的退休职工,群众文化氛围比较浓厚。考虑到老人带孩子来公园玩的特别多,室外活动场所受天气影响较大,街道希望为居民打造一个室内公共文化综合活动空间。
刘海粟美术馆携手江川路街道,打造”粟上海红园美术馆“,也是粟上海的第二个社区美术馆。改造方案以“海派文化”和“工业文明”定义,将老闵行工业区特有的“四大金刚”历史背景,上海汽轮机厂的废旧设备元件等与刘海粟“十上黄山”图中提炼的刘海粟色相结合,打造空间整体概念。6月30日的开幕展通过邀请工厂老工人,“一号路”(今江川路)建设者,分享老照片,细数其背后的故事,以回顾、纪念、缅怀的形式挖掘城市发展“阵痛”下诞生的传承。
▲改造前
▲改造后
▲从老厂房里搜集液压气罐、工业管道等,并在管道上涂上象征‘粟上海’的颜色。这些工业管道也象征着历史的传承和知识的灌输。
▲入口处找到一些带有锈钢板元素的的遗迹,让整个空间设计找回原有老工业遗存的记忆。
▲社区美术馆中的展览,通过艺术展形式,敏锐观察和捕捉城市与社区中那些日新月异的变化。
两处粟上海美术馆作为学术机构,植入社区除了探索运营机制外,也把控质量、搭建平台,吸引艺术家、学者参与其中,发觉每一处的在地属性;吸引更多年轻艺术家、策展人和学者围绕在地文化做艺术的创作,或以艺术的视角的解析,把社区这个生活的场景自然延伸为艺术的舞台。
来源: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上观号作者:房可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