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后的视力衰退可以改善吗?深红光了解一下

编译:公子欣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都会因视网膜老化而出现某种程度的视力下降。近日,伦敦大学学院牵头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盯着深红光3分钟,可以显著改善日渐衰退的视力,这在人类研究中尚属首次。

研究在《老年医学杂志》上发表,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预示着新的家庭眼科治疗的曙光,帮助全球数百万视力自然下降的人。

该研究主要作者、伦敦大学学院眼科研究所教授glen jeffery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视觉系统会显著衰退,40岁以后尤其如此。

“视网膜敏感度和色觉都在逐渐减弱,为了阻止或逆转这种下降,我们试图用长波短脉冲重新启动视网膜老化细胞。”

40岁左右的人视网膜细胞开始老化,老化的速度部分是由于细胞线粒体开始衰退造成的。细胞线粒体的作用是产生能量三磷酸腺苷(atp)和促进细胞功能。视网膜感光细胞的线粒体密度最大,能量需求很高。因此,视网膜比其他器官衰老得更快,一生中atp减少了70%,导致光感受器功能显著下降,因为它们缺乏能量来执行正常的功能。

研究人员在之前对老鼠、大黄蜂和果蝇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都发现当眼睛暴露在670纳米(长波长)的深红光下时,视网膜感光器的功能有显著改善。

“线粒体具有特定的光吸收特性:能吸收波长650 - 1000nm的长波,从而提高线粒体性能,增加能量生产。”jeffery教授说。视网膜的光感受器是由调节色觉的视锥细胞和提供周边视觉并适应昏暗光线的视杆细胞组成的。

研究招募了24位(12男,12女)年龄在28岁到72岁之间且没有眼部疾病的测试者。在研究开始时,对所有参与者的眼睛进行了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敏感度测试。在适应黑暗的眼睛(瞳孔放大)中,通过让参与者探测黑暗中微弱的光线信号来测量视杆敏感度,而通过让参与者识别对比度非常低且看起来越来越模糊的彩色字母来测试视锥功能,这个过程被称为“颜色对比”(色差)。

所有参与者都拿到了一个小的led手电筒带回家,并被要求在2周内每天观察其670nm的深红色光束3分钟。然后又重新测试了他们的杆和锥的敏感度。

研究中使用的手持led手电筒

研究人员发现,670nm的光对年轻人没有影响,但在40岁左右的人群中,效果显著。一些40岁以上人的锥状颜色对比敏感度(检测颜色的能力)提高了20%,光谱中蓝色部分的改善更为显著,而蓝色部分在衰老过程中更容易受到伤害。在40岁左右和40岁以上的人群中,杆状体敏感度(在弱光下看东西的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

jeffery教授指出,研究表明改善老年人的视力下降是有可能的。这项技术简单且非常安全,只需短暂地暴露在特定波长的深红光下,为视网膜细胞下降的能量系统充电,就像给电池充电一样。

据研究人员介绍,设备制造成本约为12英镑,所以这项技术对公众来说是很容易获得的。

参考来源:

https://academic.oup.com/biomedgerontology/article-abstract/doi/10.1093/gerona/glaa155/5863431?redirectedfrom=fulltext

上观号作者:上海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