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日】看崇明如何落实耕地保护!

全国土地日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625全国土地日

2020年6月25日,是我国第30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崇明区规划资源局将为大家带来“全国土地日专题系列”内容——打好净土保护守卫战!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崇明如何落实耕地保护!

no.1

守好底线

严守“土地底线”。2017年,上海市政府与崇明区就2017-2020耕地保护目标签订责任书,要求崇明区到2020年底确保全区耕地保有量不少于89.95万亩,即“土地底线”。

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2017年,结合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总规,充分衔接农业布局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以及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划定全域永久基本农田543.8平方公里(81.57万亩),其中,弹性预留3.3平方公里(0.5万亩)区级机动指标,实现优质耕地集中连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此项工作中,上海市崇明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被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下发通报表扬,为在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

no.2

积极引导农用地复合利用

统筹优化全区农业空间布局,因地制宜的引导农用地空间功能复合、融合发展,构建农林复合、农水复合和林水复合等复合利用新模式,探索高效利用、环境安全和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农业新路径。

农林复合利用。强化农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推动农林复合经营,加强推动农田林网建设,积极引导现代农业园区、东平镇、新海镇开展立体种养、复合种植等生产模式试点并逐步推广,促进不同农业生产的优势互补与协调发展,积极推动土地整治重点区域的农林复合利用。

农水复合利用。积极推广农水复合种养,营造近自然的农田湿地,以农水复合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促进农水协调发展,改善农业水土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林水复合利用。以骨干河道为主框架,积极开展林地廊道建设,依托河流水系网络优化区域生态格局,以林地廊道改善滨水生态环境品质,构建蓝绿融合的生态网络空间。着重引导郊野滨河地区的生态公益林建设,积极营造生态型河岸缓冲带,形成健康永续的滨水生态系统,充分发展滨河水源涵养林的生态功能,截留过滤农业非点源污染,优化景观环境,促进生态修复,提升生态效益。

no.3

统筹开展农用地综合整治

土地综合整治。充分衔接农、林、水等专业规划,优先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特别是在粮食功能区、蔬菜生产保护区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区域,通过农用地整治促进耕地集中连片,提高基础设施配套,融入乡土文化内涵,全面开展农用地综合整治。2014年,崇明区三星镇作为上海市第三批市级地整治项目试点,以建设用地减量化为核心,借力土地综合整治平台,完成土地整治 1.66 万亩,通过田水路林村厂综合整治,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各类用地空间布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三星镇市级土地整治项目(二期)工程正在持续推进中。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积极引导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零星农用地的整理,有效改善基本农田地力等级;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基本农田质量有提高、布局更集中,建成集中连片、稳定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的同时,加强农田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减少农田的自然灾害,保障农田生态系统安全,充分发挥基本农田的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根据《上海市崇明区耕地保护目标(2017-2020年)责任书》,至2020年底,市政府下达崇明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任务为4.86万亩。崇明区于2017年底,认定验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15个,面积4.8633万亩,已提前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至2020年的建设任务。

图:土地整治规划图

来源:崇明区规划资源局

上观号作者:上海规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