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讲堂回顾丨谷娴子:关于江南文化不得不看的十件藏品

“江南文化讲堂”(第一季)首讲5月25日晚在上海博物馆启动,本文是特邀嘉宾谷娴子老师在首讲活动上的演讲内容。

主讲人简介

谷娴子,女,硕士,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2007年进入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主要从事古代玉器的鉴定研究。“江南文化艺术展”内容策划,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会员,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上海市黄浦区青年联合会会员。

5月25日上海博物馆“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开幕,展览一共精选一百九十七件(组)江南文化的代表性文物,侧重文物阐释,令观众在欣赏艺术之美、感受历史之重的同时,领略独特的江南魅力。我想特别介绍其中的十件(组)展品,希望大家通过它们感悟到其背后蕴含的江南文化特征。

首先要介绍的展品是战国早期的越王者旨於睗剑。江南文化主要源自吴越文化,而狭义的吴越文化就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吴、越立国所创造的文化。吴越时人断发文身,语言、穿着、饮食、居住方式等都与中原不同,善于铸造青铜器。正如这件青铜剑,直至今日,剑刃仍然绽放寒光。学者研究认为,在中国文化史上,直到六朝前期,江南地区的典型民风都偏于尚勇。

战国早期-越王者旨於睗剑

第二件展品是东晋王羲之的秋月帖页(北宋《淳化阁帖》“最善本”第七卷)。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中原政权与人口南迁,史称“衣冠南渡”。祖籍琅琊(今山东临沂)的“书圣”王羲之随之南迁到了江南山阴(今浙江绍兴),这缄书札也作于山阴。东晋以后,江南得到了较好的开发,文学、艺术、史学等都出现了新气象,人文荟萃,雅士代出。

东晋-王羲之  行草书秋月帖页

说到江南人的安礼乐仪,就要看良渚文化玉权杖。史前良渚文化时期,良渚权贵已经建立严格的用玉等级规范,玉权杖被认为是军权、王权与神权合一的象征,而从史前至明清,江南地区出土的许多文物背后都有礼仪含义的存在或是等级地位的昭示。古人言“不学礼,无以立”,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

良渚文化-玉权杖

想知道江南人如何旷达洒脱,则要看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拓片。魏晋名士中最知名的非竹林七贤莫属,他们常相聚于竹林之中饮酒、纵歌,探讨诸如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又称“清谈”。晋室南渡之后,名士风度影响至江南。怡然当下、自由清高的魏晋风骨为江南人心向往之。

1960年南京西善桥宫山墓出土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拓片

除了诗性,江南更有责任。江南文化的载体说到底就是灿若星河的江南人。

从五代时期的钱镠银简,我们可以看到唐末至五代的动乱时期,出身草莽的钱镠平息两浙战乱,维护地方安宁。作为吴越国开国君王,他被范仲淹称为“东南重望,吴越福星”。钱氏的吴越政权坚持“以民为本”,存在了七十二年,是五代十国中国运最长久、百姓最安宁、经济最繁荣的一国。

五代十国·吴越-钱镠银简

再看清代归庄等所绘梅兰竹图轴。江苏昆山人归庄在清军南下时与顾炎武、吴其沆等起兵于昆山,失败后隐逸于洞庭一带。在中国文化史上,这类人被称为遗民。反抗、殉节、出家、退隐等都是遗民情结的典型表现。江南风月温雅,却是遗民画家人数最多、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有着超越地域甚至国界意义的令人仰止的思想高度与坚贞气节。

清代金俊明、归庄、陈薖-三友图轴

第七件要介绍的展品是明代文徵明的江南春词意图卷。文徵明为“明四家”之一,是吴门艺坛领袖。南宋以还,中国文艺的重心就一直在江南。江南文人从事琴棋书画、博古赏鉴、品茗焚香等雅事,赏玩家具陈设、文房器用、花木竹石等雅物,起到了重要的美学引领作用。

明代文徵明-江南春词意图卷

另一组展品是明代至近代的金笺折扇、皮影人、紫檀鸟笼和紫砂象生小品。明清时期的江南,文人隐世而居,百姓安居乐业,商人建业经商,匠人一展所长。正如清代沈复《浮生六记》中所叙,布衣蔬食的日常与心念艺术的情趣缺一不可,“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是江南人由来已久的追求。

清末民初-浙江海宁皮影人

明代-金笺洒金漆竹骨折扇

清末民初-金三畏制紫檀鸟笼

近代-宜兴窑紫砂象生小品

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从来密不可分,经济的因素极为重要。

要了解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展品唐代白釉绿彩罐。唐代扬州城是国内出土此类白釉绿彩器较为集中的地区,而扬州地处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之处,既是当时南北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商品集散地,也是东南地区最为繁华的贸易都会和对外港口。汇聚此地的白釉绿彩器装船后还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销往如今的苏门答腊、爪哇、斯里兰卡、伊朗等地。唐宋元时期,除了扬州港,江南地区的重要港口还包括宁波港、太仓港等,是江南地区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唐代-白釉绿彩罐

最后一件要介绍的展品是现代颜文樑的油画黄浦江夜航图。如今的长三角一定意义上已是江南的代名词,而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是长三角龙头城市。这幅油画所表现的就是上海的地标河流——黄浦江。颜文樑运用印象派的表现技法,设色丰富,描绘了一幅渔火燦星映潮平的黄浦江夜色。这件油画也是本次江南文化艺术展的最后一件展品,仿佛海派文化继承了古典江南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逐渐在开放、兼容、创新中发展,最终中西合璧、走向多元。

现代颜文樑-油画黄浦江夜航图

如今的“江南”二字很多时候已经超越地理区域概念,她更像是一个形容词,象征着温润、富庶、精致等诸多美好。正如唐代白居易所说:“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江南文化讲堂”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上海博物馆共同推出的公益性文化品牌项目。讲堂将聚焦江南文化主题,聚合海内外特别是长三角区域江南文化研究力量和知名社科、文博专家学者,以“史”为脉,讲授江南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内容,集中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入挖掘江南文化的精神特质,积极传播江南文化创新发展理念,营造全社会关注江南文化的浓厚氛围,努力服务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同时,让广大市民群众进一步了解江南文化,走进江南文化,弘扬江南文化,共同参与“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联系电话:021-63723500

上观号作者: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