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而社区党组织是进行社区治理的关键,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更是社区治理的“领头羊”。如何让普陀的居村书记快速成长,成为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好班长”?区委组织部在2018年揭牌成立了“大梁带小梁”书记工作室,聚合一批有魅力、有实力的“大梁”书记,开展系列带教活动,着力培育一批有活力、有潜力的“小梁”书记,解决一批基层治理难题,努力走出一条基层书记队伍建设的新路子。近日,一场“大梁带小梁”书记工作室师徒结对见面会举行,意味着新一轮师徒结对、基地带教工作正式启动,社区治理创新工作驶入“快车道”。
“大梁”带“小梁”工作室开展座谈
聚焦问题导向,基地带教敢啃“硬骨头”
居村党组织要强,“领头雁”是关键。今年,“大梁带小梁”书记工作室围绕区委中心工作,结合12位“大梁”书记的特长与工作经验,围绕聚焦“三旧”“三创”做好群众工作、强化“综合治理”推进“三驾马车”协同运行、加强“班子建设”做好居村“两委”换届工作,设置了3个主题带教组。每个主题带教组分别匹配4位“大梁”书记、4位“大梁”助理,学员人数20-30名。每个师傅带教5-8名徒弟,建立分小组带教、分基地督导、分专题授课等制度。而在带教模式上,将以上门指导和实地督导相结合,“手把手”带教和“点对点”帮扶结合。针对重大问题、瓶颈问题,“大梁”书记还将邀请职能部门、外区优秀书记组团服务,通过季度工作分析会等平台,进行集体会诊,推动问题解决。
“大梁”带“小梁”“治理”实训带教组在商讨工作
据了解,今年,区委组织部还聚焦“三旧、业委会换届改选、维修基金续筹、物业费调价”等攻坚克难工作,从各街镇挑选出曹杨新村街道南岭园、桃浦镇莲花公寓等10个居民区党组织作为第一批实训基地,让“小梁”在现场学经验、学方法、学技巧。
聚焦需求导向,分类培训“缺啥补啥”
秉承“示范、引领、专业、多元”原则,“大梁带小梁”书记工作室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小区综合治理、班子队伍建设等主题,开展系列培训教育,做到“缺啥补啥”。
“大梁”带“小梁”“三旧”实训带教组在商讨工作
面向全体居村党组织书记,围绕党性教育、党建基础业务等,开展集中轮训;按照“缺啥补啥”开设课程菜单选修,做实双月选训;面向新任居村书记,发布“新任书记入门宝典”,开设启航班,补上入门“第一课”;面向优秀“小梁”书记,开设赋能班,通过场景化教学方式,提升优秀“小梁”书记解决突发事件、物业矛盾调处、群众组织动员等问题的综合能力。
聚焦自我提升,线上沙龙实时答疑
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资源需求对接、问题解答实时高效,做到实时学、随地学,提升居村书记成长速度。
优化居村书记线上沙龙微信群。设立线上“加油站”,定期推送工作方法、案例;设立线上“门诊室”,多维度查漏补缺,以“指导+问题化解”手段解决书记“本领恐慌”。
带教讨论、咨询学习
深化“一午一时”微论坛。设立书记线上“自修室”,不限场地、不限时间,突出“头脑风暴”,推动基层“急难愁盼”问题的化解。每月发布一期讨论话题,“小梁”书记自学互学,讲社区故事、说工作案例、谈个人观点,于话题讨论中开阔眼界、提升境界,于交流沟通中求新创变、畅所欲言。区委组织部定期汇编成册,每半年开展一次线下展评。
聚焦机制建设,盘活优质资源显长效
充分调动老书记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团队协作原则开展工作,将原来分散的“手指”整合为“拳头”,形成结对师徒分工不分家的密切关系。
建立带教档案、培养晋级等工作机制,以一年为一期,对每位学员的学习工作表现进行跟踪。综合日常表现和“大梁”评价等量化指标,定期对“小梁”书记带教情况进行汇总评估,形成“带教书记教学档案”和“学员能力提升手册”,期满结业考核,甄选优秀学员,选育典型。
目前,全区已有12名“小梁”书记晋升为“大梁”书记助理,协助做好基地带教工作;产生77名优秀“小梁”书记,纳入赋能班培养梯队。
“聚焦班子建设”主题带教活动
社区治理要花心思、下苦功,像绣花一样,从精细处入手,从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起。作为“领头羊”“领头雁”的居村书记,要用心练就成于细、贵在精的“绣花功夫”,一针一线“绣”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下一步,“大梁带小梁”书记工作室将继续瞄准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总要求,将带教工作融入中心工作,坚持分类指导、梯队培养,持续打造特色亮点,为居村书记成长搭建“快速通道”。
上观号作者: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