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举办“战输入型疫情,展鑫青年之光”论坛活动

“我们是三班倒工作制,当班了就得在点上奋战8小时。如果轮到夜班,就是从0时值守到上午8时……有时候眼皮会忍不住打架,但我们不敢睡,万一睡着了,人家大老远从境外回来,迎接他们的不是家乡‘大白’的热情服务,而是震耳欲聋的打呼声,自己也说不过去吧……”

昨天(5月7日)下午,以“战输入型疫情 展鑫青年之光”为主题的“纪念五四运动101周年青年论坛活动”在区会议中心举行。现场,来自我区各街镇、各单位驻守机场的青年志愿者齐聚一堂,向大家分享了“战疫”一线的苦与乐。这些年轻人有个共同的名字——“大白”。

在浦东机场驻守组的“大白”里有一位“人气之星”——来自亭林医院的“90后”骨科护师黄艳平。为了给繁忙的志愿工作增添更多色彩,从小热爱绘画的黄艳平一来到机场,就开始帮“大白”们在防护服上画画。在小黄同学的努力下,金山小伙伴的背后,有了哪吒,孙悟空,图图,小丸子……“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机场有2位同事过生日,我在防护服上画上了他们喜爱的动漫人物,让同事们在机场过一个特别的生日,大家的感情也更加亲密了。”黄燕平说。

除了为金山的志愿者同伴们画画,黄艳平还帮奉贤区的志愿者们在防护服上画上了南桥的标志,防护服上简简单单的几笔画,让两区的志愿者从陌生变得熟悉,友谊的桥梁就这样搭建了起来……

吴佳琦是金山卫镇总工会副主席,今年36岁的他在平均年龄32岁的“大白”志愿者队伍里显得并不十分年轻,常常担任着兄长的角色,见到新到岗的志愿者,他都会把自己在志愿服务时的小经验分享给他们。吴佳琦在交流环节里告诉大家,自己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接客”,点上来人了,按照规定流程登记信息、填表、扫码,再经后方确认隔离点后,把他们送上回金山的大巴。吴佳琦值守的时间,每次都能接到不少人,他也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接客”达人。

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也蕴含着大学问,更需要团队成员们互相配合。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每天把当日的航班信息在志愿者群里共享,大家再根据各项流程和注意事项安排值守,将境外入金返金人员从机场“闭环式”送达隔离点。“我们一天的工作确实很忙,所以离不开物资保障组和后勤保障组。防疫物资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另外其他食品和生活物资的补给,也是不间断的,小到矿泉水,大到电风扇,都给我们备得妥妥帖帖的,这让我们工作起来更有动力了。”吴佳琦说。

当天的活动中,包括黄艳平、吴佳琦在内的四名机场大白分享了各自的“战疫”故事。区级机关党工委、团区委,金山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协调组、地区工作组、组织保障组、后勤保障组领导为金山机场“大白”的代表们送上了感谢信、颁发了纪念章。

据了解,我区机场驻守组从3月6日起,就在浦东机场、虹桥机场进行24小时不间断值守,至今已超过60天。截至目前,来自全区29个部委办局,11个街镇、工业区的200余位成员相继驻守点位。这些平均年龄仅32岁的青年志愿者们已在机场迎接近300位境外入金返金人员。“现在我们区还有33位“大白”值守在浦东机场。举办这次活动是想借‘五四’这样一个契机,让机场驻守组青年突击队的成员们感受到一份来自集体的温暖。与此同时,也是给‘大白’们提供一个分享经历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大白’们的辛苦和不易,感谢他们对防疫工作的付出。” 金山区民政局团总支书记顾诗意说。

记者:甘力心

部分图片由区民政局提供

上观号作者:上海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