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是老百姓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疫情期间,为了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在密闭空间增加感染风险,很多居民选择助动车出行。但是,有个别居民为图方便,往往从住房内私拉电线,高层楼房更是将电动车推进电梯上楼,在楼道内充电,造成消防隐患。
据实验,电瓶一旦开始燃烧,在一分钟内就会将电瓶车完全烧毁,电瓶爆炸还会引起更大的火灾。近期,上海就爆出多处因电瓶车充电爆炸而引起的火灾,造成人员伤亡。
尽管因电动车充电爆炸引发的惨剧不少,但还是有一些居民怀着侥幸心理,偷偷把电动车推进楼内停放充电。为此,许多居民区都开展过行动,集中整顿电动车充电乱象,但过不多久,又有人悄悄把车推进了电梯。
为了切实保障小区安全,消除消防隐患,周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荣芬扛起重担,会同大楼物业、业委会共同商议,决定依靠智能技术——为电梯加装阻车系统(电动车进入电梯,电梯自动报警并停止运行),彻底杜绝电动车通过电梯进入高层大楼内。
然而要引进阻车系统,业主们也有苦恼和担忧,电动车停在车棚,没有办法充电,很不方便;电动车集中停放会不会增加着火的几率。面对业主们的顾虑,党总支书记李荣芬耐心做好疏导解释:“大家不用担心,这几年周家桥街道推进“五子”民生工程,其中一项就是“车棚子”的改造,如今,整治后的车棚都安装了自动充电装置,充电很方便,并且严格按照消防安全,增加安装了烟感器、雨喷淋设备,遇到火会自动断电,洒水报警,安全多了。”
引进阻车系统
除此之外,周二居民区在3月底的时候还进行了废旧自行车大整治,把一些常年停在那里的僵尸车,都清移了出去,确保满足居民们的停车需求。同时,大楼物业响应党组织号召,为了确保阻车系统的运用,还取消了非机动车的停车费用。
经过前期大量的意见征询和宣传告知后,4月13日,周二居民区电梯阻车系统正式开始试运行。起初,还有个别居民”习惯性“地推车进入电梯时,高频的报警声和电梯的停运让他们迅速反应过来,将电动车停到了车棚。
如今,电动车通过电梯违规进入建筑物内停放充电的乱象已经消失。通过智能化手段,在党组织的牵头带领下,“四位一体”各司其职,从源头上消除火灾消防隐患,为业主、住户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党总支书记李荣芬说:
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日益凸显,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就要抓住一些民生难点痛点。针对电瓶车违法充电、违章乱停的现象,我们党组织就通过车棚改造、智能设备安装,从根源上安全隐患,更好地保障社区平安。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上观号作者: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