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外高桥保税区再添殊荣

为贯彻上海市委、市政府《2018年印发的《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品牌的四个《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产业园区“区域品牌综合能力”,树立品牌园区的示范和标杆,集中力量打造具有主导产业集聚、产业特色鲜明、影响力和辨识度都很高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

自2019年9月起,上海启动开展“2019年上海园区品牌推选活动”,经上海产业园区(运营机构)自主申报、区经(商)委、区文创办等上级主管机构推荐和盖章,推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预审、专家答辩会初审,评审委员会终审,媒体公示等环节,外高桥保税区凭借在外贸物流产业方面的强力优势,被评为“上海品牌示范园区”。

外高桥保税区是全国第一个保税区,于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历经30年的创新发展,这里从一片芦苇地,如今已发展成国内经济规模最大,业务功能最丰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更是全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投资热土,国内同类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近年来,外高桥保税区全面深化各项制度创新举措,区域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逐渐完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2019年上海市开发区综合评价报告显示,外高桥保税区经济规模在108家开发区中排名第一。

据统计,2019年,外高桥保税区投资企业与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进出口业务往来,共完成进出口额8819.6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全市25.9%。其中进口额6680.7亿元,增长8.8%,占全市32.9%;出口额2138.9亿元,增长3.2%,占全市15.6%。

从贸易方式看:保税物流货物进出口额549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占外高桥保税区进出口额比重62.3%;一般贸易进出口额2676.3亿元,增长4.3%,占30.3%;加工贸易进出口额594.6亿元。

从国别地区看:2019年,外高桥保税区投资企业进出口业务往来的国别地区中,进出口额超100亿元的国家和地区共19个,合计完成进出口额7425.8亿元,占外高桥保税区进出口额84.2%。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进出口额16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占外高桥保税区进出口额18.7%。

从商品种类看:外高桥保税区投资企业主要进口商品中,有6类商品进口额占全国同类商品进口额比重超10%,其中手表进口额占全国比重36.6%,医药品进口额占30.0%,医疗器械进口额占26.1%,酒类进口额占25.7%,化妆品进口额占10.6%,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进口额占10.2%。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足以证明,外高桥保税区这个离世界最近的地方,依然是上海、全国乃至世界投资、创业的最佳热土。

外高桥保税区作为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域、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突破点,目前,这里正在打造以国际贸易、高端制造和金融服务为主的功能集聚区。

2020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也是外高桥保税区三十而立之年。未来,外高桥保税区将按照建成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叠加优势,不断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努力在建设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自由贸易园区方面继续走在前列,为浦东新区gdp突破“两万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信息来源:智慧自贸区

更多内容请关注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官方微信号

上观号作者: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