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什么是赤潮?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小百科”

赤潮

定义

赤潮:又称藻华,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水体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种使局部水体变色的生态异常现象。根据赤潮发生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如红色或砖红色、绿色、黄色、褐色等,但某些赤潮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变色。

危害

◆ 赤潮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通过食物链传递至其它动物体内及人体,致其中毒,甚至死亡。

◆ 赤潮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危害:

(1)赤潮生物分泌或产生的粘液粘附于鱼类等海洋动物的鳃上,堵塞呼吸系统,导致的窒息性死亡;

(2)赤潮生物衰败时,大量的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或积累大量硫化氢和甲烷等,使海洋生物缺氧或致毒而死;

(3)海水表面大量聚集的赤潮生物,遮蔽阳光,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影响生长于水体深层的其它海洋藻类和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4)赤潮对水体中营养物质的竞争,造成水体中生物量增加,但种类数量减少;

(5)赤潮导致沿海滩涂环境破坏,造成海滩关闭等。

◆ 赤潮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除了毒素的摄食以外,还包括身体的接触而引起皮肤感染,挥发性有害气体对眼睛和呼吸道产生的影响。

赤潮的危害途径

人类对有害赤潮形成的影响

营养物质的排放: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以及养殖业的发展等,导致大量营养物质输入海洋环境,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引起赤潮频发;

外来物种的引入:海运业的发展和压舱水的排放,可导致外来赤潮种的引入,增加了赤潮的种源;

种群结构的变化:海水水质恶化和过度捕捞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种群结构的改变,导致有害赤潮的形成。

来源:浦东环境

上观号作者:上海水务海洋